张江高科的科技投行与中关村的科技金融,孰优孰劣?


2019.05.11 11:50:36 阅读:3478 报告下载

张江高科的科技投行被产业园区行业同行所津津乐道,引得众多同行纷至沓来,前往张江高科考察学习,希望从中学习到张江高科科技投行的此中精髓。而对于与张江高科遥相呼应的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科技金融知之甚少,本次方升研究希望通过模式与数据的对比,展现出张江高科及中关村发展集团双方在科技产业投资方面的优劣势。



模式分析


张江高科自2014年正式提出科技投行战略,也正是因为张江高科随后几年在产业投资收益上的飞跃让引得同行纷纷侧目。但其实张江高科早在2000年7月就成立了上海张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当年就完成8个项目的投资,投资对象包括国家863工程项目、中科院及国家重点高校的重点项目等。张江高科的科技投行之路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在2014年张江高科重新梳理,将科技投行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拿出这柄隐藏许久的利剑之时,大家方才开始了解。


经过19年摸索,张江高科科技投行之路也逐渐形成了“投资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滚动投资布局,保证了股权投资退出周期不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业影响。


相比拥有19年成熟经验的张江高科,成立时间尚不足10年的中关村发展集团很难让人觉得拥有一战之力。但在政府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快速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完善。


中关村发展集团统筹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资金、市统筹资金安排的专项资金、中关村发展集团和自筹资金及其他渠道的社会资金构建了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针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集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科技信贷、企业上市等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行程了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发现项目-评估筛选-投资服务-支持培育-实现产业化-项目退出”的完整闭环。

模式方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张江高科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区别,同样是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张江高科缺失了最为关键的产业培育环节。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完成投资之后还将继续跟进服务从管理、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给企业支持和指导,类似于PE行业价值创造阶段,为企业提供一系列后续服务,帮助企业完成蜕变。当企业产品量产,成功上市之后,最后功成身退。


这也是张江高科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在产业投资方面最大的不同,张江高科属于纯市场化运作,而中关村发展集团借助政府支持,可提供一系列科技创新企业所需的政策等服务,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关村发展集团产业投资是在履行北京市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


数据层面



在行业内以产业投资著称的张江高科,2017年投资总额为52.08亿元,从1999年至今,20年间累计投资额为446.72亿元。


而中关村发展集团在2017年投资总额达到85.78亿元。从2010年7月与工商银行背景市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至今,9年时间,已经累计为超过40000家(次)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近3000亿元,支持兆易创新、北斗星通、启迪桑德等约750家上市公司(含新三板)


也正是因为中关村发展集团是北京市政府推动战略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致使中关村发展集团在产业投资方面的不遗余力。在总投资金额及投资企业数量方面,远远不是张江高科可以比拟的。张江高科17年投资总额远低于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情况下,投资收益达到了5.95亿元,收益比达到了11.42%,远高于对中关村发展集团的6.03%。双方投资目的不同,最后形成这一局面也并不奇怪。


总结


张江高科的科技投行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科技金融从根本上来说,完全是两条平行线,目的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双方在过程与结果上的大相径庭。


张江高科属于一家上市公司,需要为股民负责,科技投行是企业的一个“产品”,需要通过他来赚取利润。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更市场化,更追求利益,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的健康,科技投行这一“产品”需要在更短的时间赚取更大的利润。而这一模式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在产业企业筛选,选择优秀的产品,等到企业开花结果之后,张江高科可以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丰厚的利润。


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科技金融则是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替政府出面,推动科技企业的发展,动用政府资金的情况下,将盈利摆在首位显然不那么合适。科技金融看似是中关村发展集团的企业行为,实则是政府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他目的就是需要中关村发展集团更多的培养科技创新企业,从而形成了科技金融模式累计近3000亿的投资额、40000家企业的局面。而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或者说是这一模式存在的意义就是产业培育,为北京“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