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产业地产十大关键词-最后一个扎心了


2018.09.14 10:50:36 阅读:1453 报告下载

2018年已然过去,各大品牌都相继发布了年终盘点。支付宝计算了你一年的消费情况、知乎分析了你一年的阅读习惯、音乐app总结了你一年的歌曲喜好。而谷歌则是公布了一年全球检索的关键词——Good,但对于产业地产行业而言,显然有点“Not Good”。



产业地产从1979年中国第一家产业园区——深圳蛇口工业区成立至今,已走过39个年头,2019步入具有特殊意义的第40年。中国产业地产行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


而刚刚过去的2018年,产业地产行业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政策环境发生改变,融资渠道逐步收紧,国际贸易局势紧张,产业招商受到冲击,整个行业面临大洗牌。


本次方升带你回顾2018年产业地产十大关键词,总结2018产业地产重大变化,为已经到来的产业地产第40年做好充足准备。


1、改革开放40年



从百废待兴的1978年到繁荣昌盛的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产业地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产业地产从最初的中国产业地产鼻祖的蛇口工业区之后,各地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不断涌现,随后大批民营园区也相继崭露头角。而运营模式也从最初的“自由式”运营到单园区整体规划、到涉及园区相关配套的产业新城概念,再到如今的城市运营商概念。


产业地产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产业地产推动城市产业、经济高速发展,而产业地产的成功与否同样与城市发展理念,营商环境紧密挂钩。


2、“抢人大战”


2017年初至2018年底,“抢人大战”成为了国内热词。全国近60个城市,既有成都、西安、重庆、武汉等二线城市,也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有不少三四线城市都参与其中,先后出台了上百条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集中于:环京区域(河北、天津)+山东半岛+中西部城市群(河南、陕西、湖北、湖南)。



提到“抢人大战”,大家对于给城市带来最直观的可能就是买房,从而影响房价,收益的必然是房地产商。但方升认为,“抢人大战”收益最大的反而是产业地产企业!


除去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的落后,导致人才的外流。那么在“抢人”之后如何“留人”?必然需要发展产业!人才资源有了,政府又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这难道不是产业地产企业的一大机遇?


对于现阶段的产业地产企业而言,城市运营商模式成为主流。产业、住宅以及商业教育等相关配套齐全的“新城”必然是人才的首选区域。


3、3大国家级战略



2018年12月27日,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正式获批。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制定”到2018年“出台实施”,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很快将步入出台实施的阶段。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


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区域同时出台相关国家战略,区域联协调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北上广深为核心,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充分发挥四大一线城市的带头作用。


这对于产业地产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且不说是否拿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在一线城市周边,布局二三线城市,承接外溢产业,差异化定位,充分发挥区域城市互补效应。


4、工业用地使用年限缩短至20年


继上海、深圳将工业用地使用年限缩短至20年之后(市重点产业项目类工业用地,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深圳可以最长出让年限为30年,上海为50年),2018年北京、天津、河南相继发布将工业用地、产业用地出让年限缩短至20年的政策。


上海相比于深圳和北京,在弹性年期出让土地政策及监管方面已经步入正轨,更具系统化。深圳的政策方面也正在逐步收拢。北京相对而言更为谨慎,仅在国有园区内试点。


但是实现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坚持遵循项目全生命周期规律,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将是未来的大趋势!


5、城投公司转型


近年来,城投公司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负债率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警示着其原有发展模式已不能持续,国家融资政策的收紧更警示城投公司必须转型,不转型就没有出路。因此众多城投公司踏出了转型的脚步。


“三强一弱”:强融资、强开发、强建设、弱产业运营是所有城投公司的特点。2018年是城投公司转型摸索的第一年,未来想要成功转型,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经营理念都需要转型。


产业运营能力是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的关键,只有接受、实现市场化的城投公司才能迎来新的发展,维持原有发展模式的城投公司将逐步陷入更大的困境。而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需要实现由过去的“融资导向”向“经营导向”的转变


一旦城投公司作为市场化的运作主体,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急需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一二级土地开发联动,通过现有产业优势结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产业发展能力,利用品牌输出打造影响力,在保障公司利益的同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城市产业特色的发展布局,否则,没有没有产业运营能力的城投公司离不开消亡的命运。


6、资产证券化



产业地产企业与传统房地产企业普遍高杠杆运营,债务融资方式多采用银行中、短期票据,而当前银行信贷收紧,导致“借新还旧”再融资压力显著增大,企业财务风险更加凸显。至2018年中,各类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水涨船高,已从2017年的平均5.58%上升至5.80%。


产业地产项目在前期(一、二级开发时)资本支出大,而建成后1-2年内,园区为完善物业、加大招商和提升入住率而让利较多,运营初期难以保证稳定的正现金流。单纯从租售比看,位于一、二线城市的成熟园区的整体投资回收期往往在8-10年以上。


盘活存量资产,将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的固定资产证券化,虽然早已是产业地产业界的共识,难以形成固定商业模式,但产业地产企业一直在摸索前行的路上。


12月11日,顺丰控股公告称,“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第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正式成立。该资产支持计划实际收到的认购资金为18.46亿元。


9月28日,联东集团第一单资产证券化产品(CMBS)——“国君资管联东U谷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0亿元。


7月11日,星河产业集团8.421亿“星河WORLD项目一起租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成立。 ……


7、中美贸易战



2018年9月24日,特朗普政府开始对各类中国出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而中国也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中美贸易争端在2018年重塑了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并可能在未来几年一直延续下去。包括受潜在影响的商品在内,整体上而言,受影响的商品价值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6000亿美元。


中美贸易战的突然爆发,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作为产业载体的产业地产同样遭重。产品遭到波及的小微、创业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不得不涨价予以平衡,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商品竞争力大幅下降,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他们不像大企业那样资金雄厚,除了企业主的自我价值,一般中小企业还担负着企业员工的生活,甚至是员工一家人的生计,倒闭亏损频频出现。以小微型企业为主的产业地产园区项目也因此遭受巨大冲击。而大型企业面对现阶段紧张的经济形式,在投资拓展方面脚步放缓,选择更为谨慎,产业地产企业招商难度愈发困难,对于产业地产企业产品、配套及服务的要求更为严苛。


而国家也更坚定对于实体经济的扶持与决心,资本向实体经济倾斜,这对于产业地产而言,未尝不是黎明前的黑暗。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每个困难蕴藏着一个机遇,但能否乘风而起,关键还得看企业本身的硬实力!


8、商业模式


产业地产商业模式一直是行业的热点词汇,至今为止行业缺乏一套标准的、行之有效的异地复制商业模式。产业地产涉及融资、开发、产业服务、招商、产业培育、税收等众多因素,各地情况又大相径庭,导致产业地产企业在模式摸索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难题,在失败中完善,或许正是寻求一套完善商业模式的必经之路。


2018年中国经济形式遭到冲击,房地产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偿还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华夏幸福作为产业地产标杆企业同样遭遇到了巨大挑战,产业地产大规模异地复制能力再度遭受质疑。


方升认为2019年产业地产将重新回归区域深耕和精品化项目路线。深耕某些区块,经营专业化主题园区更有助于及时把握产业动态,集中精力锻炼以产业投资为代表的园区运营能力,不断改善园区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将好钢用于刀刃之上,塑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9、现金流



2019年现金流将是各大产业地产企业关注的重点。华夏幸福“卖身”平安、向万科转让资产,隐射出华夏幸福在现金流方面出现了巨大危机,然而现金流问题并不是华夏幸福一家的问题。2015-2016年发行的公司债,今明两年将引来偿债高峰,融资收紧,融资难度加大,再加上自2018年9月后,行业整体呈现出严重的回款难,民营园区尤为严重。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能否解决现金流问题将会极大程度上考验各个产业地产企业的成色。这将是产业地产市场大洗牌的过程,运用优秀产业运营能力的企业能生存下来。如何在2019年打造产业运营能力,打好这场“现金流保卫战”将成为产业地产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0、房企转型受阻



房企转型产业地产领域,各大房企从最初的雄心万丈,到现在的“收缩战线”,结局让人唏嘘。房地产大环境预冷,作为拿地手段的产业地产被打入冷宫。


此前高调进入产业地产领域的两大房企巨舰碧桂园及万科,纷纷针对产业地产相关人员及部门进行合理调整优化;也有以宝能为代表的,针对产业地产设立的专职企业宝能城发在18年底悄然并入宝能地产,宝能城发总裁余英也黯然离职。


此类已悄然退出的企业已不在少数,导致了初期高薪聘请的高管纷纷离职,产业地产板块裁员。2018年是房企转型遭重的一年,也为坚持转型的房企敲响警钟。产业地产不是拿地的工具,想要转型,都应加强产业地产的运营能力,结合自身房企发展的能力,产城融合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如果真的看好产业地产这片蓝海,那么急需调整产业发展的理念。



2018您心目中的关键词是哪些?

对于2019您有哪些见解?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微信图片_20190102143415.jpg